新通資訊
托福寫作要不要用模板?怎樣用模板才不會被認為是“作弊”?
對托福寫作,小伙伴們是又愛又恨的——一方面“套路感”很強,用好了模板分分鐘產(chǎn)出一篇高質(zhì)量作文;一方面有點“心虛”,一旦被ETS發(fā)現(xiàn)使用模板,Limited跑不了。
那么,ETS到底是怎么衡量“用沒用模板”這件事兒的呢?雖然說不能用模板,但為什么那么多考生用了還拿高分呢?他們是用的什么模板?
E-rater模板檢測方式
自從ETS引進并不斷升級E-rater自動評分系統(tǒng),寫作就越來越難拿高分了。但實際上,在高級的系統(tǒng)其處理方式也是有跡可循、有理有據(jù)的。
E-rater自動評分系統(tǒng)在審閱考生文章時,一般會進行兩類對比:
1,網(wǎng)絡(luò)對比。
如今的E-rater自動評分系統(tǒng)已經(jīng)能識別網(wǎng)上絕大多數(shù)的模板了,尤其是那些被下載過無數(shù)次的所謂的“經(jīng)典模板”、“高分模板”。如果系統(tǒng)發(fā)現(xiàn)考生的作文跟網(wǎng)上的同類文章重合度超過一定比率,不管是不是“巧合”,文章都會被視為使用模板,即被認定為在某種程度上出現(xiàn)了“作弊”行為,從而被打上limited等級,自動被壓低分數(shù)。
2,考生對比。
尤其是對曾經(jīng)參加過考試的小伙伴而言,這種“自己跟自己對比”的行為更要引起注意。
要知道,ETS有小伙伴們參加過的考試的歷史紀錄。也就是說,E-rater在審閱小伙伴們的文章時,會把你這次的文章與你上次(或者前幾次)從用詞、句型、語法等角度進行對比,只要拿你兩場考試的寫作文章進行比較,就能大致判斷出你是否用了模板(多么機智的AI)。
所以如果一位考生在相鄰的兩次考試中使用了同樣或者高度相似的文章開頭、段落開頭等,就有很大可能性被E-rater識別為使用模板,然后低分警告。
看完這樣的嚴苛的評分系統(tǒng),估計很多小伙伴都開始焦慮了:這下模板真不能用了?其實倒也不是。
模板使用
首先,托??荚囍袑懽髟}頻頻重復(fù)使用,“撞思路”或者“撞例子”不是沒可能,反而有很大可能。
其次,就拿綜合寫作來說,模式是固定的——閱讀+聽力,這樣考生在寫作時的闡述思路就都大差不差。很容易就寫出例如“The author mentions…” 、“The lecturer opposes…”這樣的表達,不管主題、用詞怎么變,同場考生的表達內(nèi)容勢必是雷同的(除非看錯或者寫跑了題)。
所以并不是“有相似”就是“用模板”,文章框架的不會是主要的考核標準。即模板可以用,就看你怎么用。
模板總結(jié)
考試中要用什么模板?我們不厭其煩的強調(diào)了很多次——用自己(編造)總結(jié)的個性化模板!怎么總結(jié)?以下幾點一定要注意或者一定要試試!
1,開頭言簡意賅
開頭詞數(shù)不宜過多,直接表達出文章的中心思想或者你的個人觀點,直點主題!一般三句話即可。
2,中間三步填充
很多小伙伴在寫作時有點“自以為是”,以為閱卷老師或者說讀者會跟著自己的思路走。但實際上由于表達方式的不妥,在別人看來你的思維是很跳躍的,不知道你為什么這么說,不知道為什么接下來要說這些,有點“文不對題”、“文不對點”。
因此小伙伴一定記住三步:Position - Reason - Example,也就是“觀點 -原因 - 例子”。
先說觀點,接著解釋為什么持這種觀點,最后用實例佐證自己的說法。
3,收尾再點主題
收尾的時候一定別忘了再一次證實文章主題或個人觀點,跟開頭一樣簡單概括(兩句話)就行。如果文章中考生感覺有點文不對題,一定要在結(jié)尾處扳回正軌,這是最后一次機會!
如果小伙伴們實在、實在不知道該怎么修改自己的模板,也可以與其他考生交流,互相整改借鑒。拿到一個模板,用比較簡潔的方法同義替換過多的詞數(shù)以減小重合比率?;蛘呖梢試L試將一個非常高難度的句子中的高級詞匯進行“降級”,一方面給句子作出改動減少查重,另一方面降低句子的“高度”,來適應(yīng)自身的英語水平。
總而言之,模板這東西也不能濫用,更不能拿來就用。最重要的是,一切技巧都要建立在實力之上,不好好備考憑技巧取勝?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