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會編程,能為工作帶來哪些優(yōu)勢?
提升工作效率
一直以來有個信念,凡是遇到人肉重復做了三次的同樣事情,就要想想能否用機器來代替。這種機器帶來的自動化可以幫助各個領域,包括:
小而美系列:增強 Word/PPT/Excel 等的 Office 系列,之前的回答里已經說過很多了,通過程序實現 Word/PPT/Excel 之間的數據同步、自動畫圖以及財務報表自動配平等等。
暴力美學系列:群控制打印機,群控路由器,群控手機,群控微信等等。
曾經有一段工作需要老換辦公室且又經常打印文件,結果時常需要跑到離座位非常遠的地方拿打印出來的文件,或者每次打印前都要仔細選擇最近的打印機。最后在忍無可忍的情況下,對辦公室所有的打印機標識了地理位置以及 IP 端口的地理位置,做出一個程序能夠自動選擇最近的打印機出紙。其實后來想了想,查文檔寫程序的時間,或許比這些走路的時間還要長,而且人就是這樣胖起來的。還有個案例,就是利用樹莓派加程序控制分布在廣東全省的數個工廠宿舍的路由器開關,節(jié)省全省奔波管理路由器的成本。
在程序的幫助下,無論做什么工作,工作效率都是像飛一樣,于是迅速產生如下優(yōu)勢:
非常容易贏得團隊、上級以及合作部門的認可,在公司建立個人品牌。如果性格再好一些而且愿意幫忙,很容易達到花見花開的地步。
因為利用程序做了許多簡單重復的機械工作,因此有大量的時間進行思考,往往對待工作有新方案和新維度,更容易產生“磨刀不費砍柴功”的神奇效果。
開闊思路
懂編程的人,在實現方式上會少束縛因此更敢于用別人想不到的數據以及想不到的算法來實現。
做咨詢的時候,面對呼叫中心的流程和菜單優(yōu)化的項目,咨詢公司的傳統(tǒng)思路就是用戶調研,定量的問卷調查和定型的用戶深度訪談。而作為有編程能力的我,第一思路是:用戶流程的全埋點,然后分析用戶的每一步動作,AB 測試,全樣本分析。從結果以及成本都是吊打咨詢的傳統(tǒng)模式,帶著一個程序員完成整組人加上數百萬調研費用才能完成的項目。
在20世紀,中國的青少年沒有機會接觸電腦,所以中國沒有出現比爾蓋茨和喬布斯那樣的風云人物。如今,電腦在中國已經普及到了千家萬戶。
先人一步學編程,讓孩子離未來更進一步。孩子非常善于吸收新知識,掌握新技術,讓他們早早接觸代碼非常有必要。比爾蓋茨、扎克伯格、喬布斯,他們都是從小學就開始編寫程序了,從小就開始編程思想的培養(yǎng)和編程技術的積累,為他們后來成就大事業(yè)奠定了堅實基礎。
編程可以鍛煉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同時又可以鍛煉其建立、完成和管理項目的能力。誠然,并不是每個孩子長大后都會成為一個程序員,但是,作為一個家長,如果你能引導自己的孩子試著邊玩游戲邊學編程,交給他們學習的途徑和方法,是不是倍有成就感!正如麻省理工學院教授Mitchel Resnick所寫的,學習代碼也是認識科學的過程。